【天瑞集团资讯】蔬菜浇水降温保产的4点关键点

2025-08-26

在炎热的夏天,蔬菜生产中有“三天一小旱,五天一大旱”说法。夏天气温高达 35℃以上,在中午阳光照射下温度会更高。阳光照射在地面上产生的高温对作物的根系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。如何降温,特别是降低地温,对提高蔬菜产量及质量就显的特别重要。

31.jpg

1、勤浇、隔行浇

不建议采用大水漫灌大方式,大水漫灌易导致田间易积水。根系在无氧环境下呼吸受到抑制,容易发生沤根,根系腐烂,叶片变黄,严重影响果实产量,甚至导致整棵植株死亡,尤其是怕涝的甜椒、番茄等作物。

在日光温室及大拱棚内,应采取种植行与操作行,隔行浇小水的方式,其目的是满足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要,同时增加棚内空气湿度,降低棚内温度,避免病毒病及细菌性病害的发生。浇水次数要根据蔬菜长势、土壤干湿状况及天气变化等情况灵活把握,如连续异常高温天气来临的前一天可适当大水浇一次,作以应对。

2、喷淋清水

在晴天的上午10点左右向植株喷淋清水(重点喷淋植株上部),以防上“旱”。这不仅为叶片补充水分,还能降低棚温。尤其是那些进入生长后期、根系吸收能力减弱的植株,喷淋清水对缓解卷叶、黄叶等生理问题,具有不错的效果。

3、浇水时间安排好

在露地生产中,浇水时间要选择早晨或傍晚进行,温度降低后再浇水,减少因浇井水水温低对作物根系带来的伤害。尤其是傍晚浇水可有效的降低夜温,拉大昼夜温差,减少植株夜间的呼吸消耗,有利于养分的积累。切记中午不要浇水,避免蔬菜根系遇冷水刺激后出现“炸”根现象,从而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。浇水还可与追肥相结合,利用冲施肥随水施用,相对用量要减少,并采取隔水冲肥,也就是浇一次清水,再浇一次带肥料的水,促进生长,延缓衰老。

4、控水后忌浇大水

有的菜农因担心植株旺长等原因而长时间过度控水,此时浇水应注意先适量浇一次小水,使蔬菜经过3-5天的适应后,再适当加大水量浇1次,循序渐进的进行。那种久旱之后,让其一次“喝饱”的做法是不正确的,会极易伤根,致使根系弱、引发早哀现象,并且也为各种根部病害的发生提供有利的条件。

分享